电视上,大街上,校园里
随处可见“小眼镜”,
沉迷游戏,错误用眼或者学习劳累等,
都有可能导致近视,
孩子近视问题越来越严峻,
中国也俨然成为了近视大国。
据8月2日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近日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征求意见稿中指出: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我国目前的近视率为:
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
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4%,
高中生近视比例为83.3%,
大学生近视比例则高达87.7%,
近视已成了中国的“国病”!
如何有效防控我国居高不下近视率呢?
征 求意见稿要求,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 护。应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使其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减轻课外学习负 担,避免不问兴趣、跟风报班。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保障睡眠和营养。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控制孩子近视,除了少玩电子产品,多参加户外活动之外,眼科医生建议更有效的科学干预方法——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通过近视患者的角膜几何形态和屈光度数设计而成的一种特殊的硬性高透氧的隐形眼镜。
根据患者度数,一般只需夜间配戴,便能够使角膜弯曲度变平,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从而使焦点落在视网膜上,这样我们便能清晰看到物体了。
简单来说,它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度数加深,防止近视度数快速增长;二是它只需在晚上睡觉时佩戴,白天不用戴任何眼镜,就能拥有清晰的裸眼视力。
600度以下的近视以及150度以内的散光,都可以通过角膜塑形镜达到理想的近视控制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近视患者都适合角膜塑形镜,需要经过角膜地形图、眼生物学参数测量仪、裂隙灯等一系列多达十几项严密的检查。
使用人群主要是8岁以上青少年,近视在600度以下的人群,所有角膜塑形镜都是根据使用者的眼睛数据进行个性化定制。
对于每年近视增长高于50度的人群,或不想佩戴框架眼镜的青少年,角膜塑形镜是一个理想的选择。